无人机侦查北斗导航 内蒙古森林消防用“新”守护北疆绿色长城
据《中国森林自愿报告(2014-2018)》的数据统计,全国现有森林面积2.2亿公顷,森林蓄积量175.6亿立方米,实现了30 年来连续保持面积、蓄积量的“双增长”。森林资源快速增长的同时,是森林防火的愈发迫切。近年来,以北斗短报文和无人机为代表的新技术、新设备逐渐运用到了森林防火的体系中。
以往的林业消防人员,特别是林业消防人员的通信班,想要在火场架设联得通、不断线的转信台,需要爬高山、过险路,在大山深处的火场架设。这种方式不仅具有较大的风险,而且还会影响林火扑救时的指挥调度效率和应急通信。现在随着逐步引入的卫星热点监测、遥感技术、北斗指挥系统,消防通信工作事半功倍。以北斗海聊的北斗卫星森林消防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系统为例,可以通过北斗卫星短报文通信技术,在不依赖公网网络的情况下,实现应急通信和指挥调度的功能,有效地提升了林业消防通信的通信效率以及通信的安全性。
“坐标相差一分,现实中就差了好几公里。”指挥员说。北斗卫星定位加持的无人机让中队的行动路线更加精确,大大节省了赶往火场的时间。同时,在扑救火灾时,通过无人机高空侦查,能够清晰了解火场态势和火灾蔓延方向,帮助指挥员研判火势,制定灭火方案。而后通过北斗短报文实现实时的指挥调度。
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和北斗短报文等民用应用的普及推广,林业消防的基层指挥员可以通过手机直接联网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北斗卫星通信调度系统,与指挥平台进行实时数据互传。此外配合覆盖林区的20座超短波基站,可实现迅速开设火场前线指挥所等行动,有效提升部署调动的速度、大幅扩大规模以及大幅提升精度。
以大兴安岭消防支队为例,从2020年起,大兴安岭森林消防支队陆续为基层中队配备了自主研发的维德超短波对讲设备、图宏指挥系统和小型便携式无人机。在到达火场后,通信员架设小型维德基站,通过接受部署安装在原始森林各个地方的基站信号,再放大到火场的各个位置,就能够实现从火场到支队机关再到总队机关2000多公里的语音实时通联。同时,两级机关也可以在指挥系统的电子地图上看到每个对讲机的实时定位和队伍的行动轨迹,可以直接部署兵力指挥队伍。与北斗海聊的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森林消防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系统相似,系统都避免了以往功能相对单一等短处,满足了需要大量通信以及复杂需求等更适合现场的需求。
据了解,在内蒙古森林消防系统,一个小盒子也正在基层普及配发。这个与烟盒大小类似的盒子,即北斗短报文系统的前端设备。作为分离式的北斗蓝牙便携设备,林业消防人员可以通过蓝牙连接手机,实时发送位置信息并查看卫星云图,实现短报文发送,还能使用微信。
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还非常重视针对任务分队和参战指战员进行动态跟踪的交互通信应用使用探索,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厘米级的定位误差让动中联通、动中指挥变成现实。
很长一段时间里,登塔瞭望是火情监测的“千里眼”,超短波设备和卫星电话是灭火指挥的“顺风耳”。现在,随着新技术和新设备广泛运用,无人机和北斗导航系统成为森林消防系统新的“千里眼”“顺风耳”。这些新技术、新设备,更好地助力林业消防人员守护祖国的绿色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