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北斗短报文的终端,除了海上预警还能做些什么?

对于海上作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出海捕鱼的渔民来说,有效的通信保障不仅可以满足他们日常的通信需求,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和气象灾害来临前,及时地给他们推送预警信息,帮助他们第一时间进行避险。

 

实际上,这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终端设备,除了海上预警以外,还能实现更多的功能,这里就要提到通信功能在海上作业方面的应用了。

 

 

在海上作业的领域,北斗短报文的通信信息一般分为船长个人信息、船只信息这类的静态信息以及船舶的经纬度、行进速度和方向等动态信息这两种信息类型。虽然考虑到系统性能以及资源的合理分配,在海上作业这块,目前短报文服务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这并不影响基于北斗短报文在海上作业领域发光发热。

 

以苦一众海上作业人员的“通信难”为例,虽然说目前部分的船只安装了其他的卫星通信终端以解决与外界联系的问题,但是成本高、设备体积大等种种的原因,让这种解决方法无法大面积地铺开使用。而基于北斗短报文的终端设备的小巧便携、高性价比等特点,很好地解决了当前海上无公网信号区域海员、渔民通信难的问题。就拿北斗海聊的户外宝短报文终端为例,通信稳定、性价比高的特点再加上覆盖中国全境及周边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范围,更能满足当下海上作业各领域的实际需求。

 

 

此外,基于北斗短报文的终端,也让海事管理的休渔期开启与结束过渡得更加“平滑”。休渔期时,结合北斗短报文的动态通信信息以及管理系统平台,可以高效支持渔船监管,提升管理效果和水平。而在渔船出海作业期间,终端的预警功能以及通信保障可以有效保障渔民的出海安全。

 

近年来,沿海地区也在逐步完善船只的北斗终端部署工作,目前,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海域的5万多条渔船装上了北斗终端。以海南岛为例,在前段时间强降雨和热带气旋频频“上门”的日子里,各级气象、资规、海洋监测预报等部门正是通过北斗短报文服务,向海南全省5045艘渔船发送各类预警信息13次,共计6.5万船次,及时地保护了渔民安全,维持了生产生活秩序。

 

 

另外,基于北斗短报文的终端还能用于帮助智慧港口的建设。通过利用北斗短报文通信信息里面的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结合研发的系统平台,可以有效提升船舶的过闸效率和船闸的管理水平。

 

以智慧西江的建设为例,船舶通过安装北斗智能终端,结合“西江通”手机App,便能实现船舶过闸“不停船报到、不上岸缴费”。据了解,通过这个便捷的过闸的手续,让西江各水利枢纽的船闸过货量和核载量都实现了肉眼可见的增长。

 

图源丨广西西江集团

 

这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终端之所以可以在海上作业的多个场景发挥如此大的作用,主要得益于海上作业对于通信功能的迫切需求。实际上,除了海上作业这一个应用场景,在电力行业、通航领域甚至是城市的燃气管道运营都可以用到这类终端。

 

不难发现,在北斗短报文的双向通信和通信保障保密的功能特点加持下,这类基于北斗短报文的产品在相关部门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还将能应用于更多的领域。

 

【延伸阅读】

 

9月下旬,交通运输部印发的《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便明确提出,将提速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枢纽等建设。

 

 

《行动方案》明确,依托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乌江、涪江、杭申线等高等级航道开展智慧航道建设;推进厦门港、宁波舟山港、大连港等既有集装箱码头的智能升级,建设天津港、苏州港、北部湾港等新一代自动化码头,加快港站智能调度、设备远程操控等应用,实现平面运输拖车无人化;打造济南、长沙等航空主导型智慧综合客运枢纽,打造重庆等铁路主导型智慧综合客运枢纽,推动北京、河北等开展智慧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

创建时间:2021-10-26 11:49
浏览量:0